6月27日,九三学社儋州基层委员会副主委饶颖芝在江苏南通开展社史挖掘工作,专程走访中国昆虫学奠基人、九三学社杰出前辈尤其伟先生后人,并代表儋州全体社员赴尤其伟墓前献花祭拜,在庄严肃穆的追思中重温“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根脉。
在祭拜现场,饶颖芝转达了儋州社员们的深切追思。九三学社儋州市基层委员会专干兰玲在线动情谈到:“尤其伟老先生是我们九三学社的杰出前辈,在20世纪50-60年代艰苦条件下,以‘草房上马’的精神投身科研,为我国橡胶产业突破国际封锁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热带作物保护学科的发展,更体现了我们九三老一辈社员传承‘爱国民主科学’精神。正如中国热科院精神所概括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尤其伟老先生的一生是科技报国的典范。他是我们九三学社的骄傲,是我们儋州的骄傲。我们全体儋州九三社员将继承老先生的遗志,以老先生为榜样,矢志不移地践行九三爱国民主科学精神。”
“尤其伟老先生以陋室为科研战场,以报国为初心,用毕生坚守诠释了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丰碑,他的橡胶情缘永远镌刻在中国热作事业的年轮中。”九三学社社员韦秋名在追思中提到,尤其伟与橡胶树的不解之缘,已深深镌刻进中国热作事业的发展史——当他冒着台风蹲守胶林观察虫害时,身上的补丁衬衣与胶乳同色,手中的放大镜映照着“科技报国”的赤子初心。这种精神恰与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形成历史呼应,成为两代九三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老先生的墓草已绿,但他播撒的科学种子仍在生长。”饶颖芝在祭拜中表示,此次南通之行不仅是对社史的考据,更是对九三学社精神基因的解码——尤其伟当年“把论文写在胶林里”的科研传统,正转化为儋州九三学社社员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具体实践。
(九三学社儋州市基层委员会 饶颖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