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 |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在三亚崖州湾讲述“南繁硅谷——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超级引擎”

2025-04-14



图片1.png

报告会现场


4月10日,为了庆祝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进一步弘扬南繁科学家精神,九三学社海南省委会、崖州湾科技城支社等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举办科学报告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钱前受邀作主题为《南繁硅谷——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超级引擎》的报告。九三学社海南省委会副主委、海南大学副校长曹兵出席报告会。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挥‘南繁硅谷’等重大农业科研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这一文件为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也为海南建设南繁硅谷注入了新动能。钱前从当代中国水稻育种的重要成就,书写南繁故事、弘扬南繁精神,南繁硅谷—新质生产力超级引擎回顾了中国水稻育种技术发展历程,对贡献卓著的水稻育种家做简介,并就南繁历史性成就做了概括梳理,同时对南繁硅谷建设做进一步展望。


“海南对中国的贡献,对世界的贡献非常大”钱前指出,“中国现代水稻育种百年来,南繁育种至今已走过60年的风雨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育成的285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中,超过70%的品种经历过南繁的洗礼。水稻育种历程凝聚数万人的坚守,铸就了科学家精神、南繁精神。”


图片2.png

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委员钱前


钱前长期从事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在水稻种质资源发掘创新、重要农艺性状解析与分子育种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在生产上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第一通讯或共同通讯作者论文在Nature、Science等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发明专利30余项,主编著作3本。1983年10月,钱前首次来到海南从事水稻育种相关工作。水稻南繁的40年里,钱前团队发掘了近5万份可供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分析的材料。钱前的科研生涯,伴随着中国水稻研究所从诞生、成长到壮大成为领域内的顶尖科研机构全过程。爱国民主科学是九三学社的优良传统,钱前表示,“我心中的科学家精神,就是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勤奋好学的钻研精神,不断攀登的创新精神。”“作为九三学社社员,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彭军,三亚市崖州区政协主席冯永杰,九三学社海南省委会秘书长杨琴冬子,崖州湾科技城支社主委夏勉等110余人参加报告会。


(九三学社海南省委会宣调处   杨琴冬子)

分享